云顶国际vip.888记者团讯(通讯员 欧芯妤 张德华 梁智浩)近日,华中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佳社团”评选结果揭晓,机器人协会(学生)凭借突出的科创实践成果与育人成效获此殊荣。协会指导老师彭熙同时斩获“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文化建设:以活动为纽带,凝聚科创合力
在过去的2024年里,协会紧扣“科创育人+文化传承”双轮驱动,积极组织和承办各类活动。百团招新主舞台,原创机器人舞台剧《龍》以流畅的舞蹈成为全场焦点;“创新杯”科学文化节现场,“秦始皇”与“穆桂英”等机器人再现历史经典,以生动舞蹈演绎科技之美;在中外文明互鉴文艺汇演中,利用机器人作为文化传播载体,推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交融;暑期“三下乡”与周末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儿童开设机器人和编程课堂,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科技热情。这一系列活动通过“科技 + 文化”的创新表达,持续擦亮社团品牌底色。



赛事育人:以竞赛为平台,锤炼专业本领
在学院领导与老师的指导下,机器人协会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理念,将竞赛作为提升自我的学习平台。过去的一年里,协会成员围绕当下社会焦点与实际需求,在作品设计中融入诸多技术亮点,于各项赛事中表现卓越: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团队协作,摘得华为ICT全球总决赛特等奖;不畏强手、勇夺桂冠,包揽中国机器人大赛舞蹈机器人赛项冠亚季军各一项;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荣获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协会成员勇于创新的思维、攻克难题的毅力、精研技术的专注,彰显了“科技探索无止境”的进取精神。



师生共进:以匠心为引领,筑牢育人根基
社团指导老师彭熙将团支部建设与社团活动深度融合,将机器人技术引入《物联网与社会生活》通识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中小学课堂,强化社会责任感。在他的指导下,协会团支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提升凝聚力,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团支部”称号。技术层面,彭熙老师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会,带领学生研究多模态交互、机器人控制等关键技术。在他的指导下,协会成员在2024年度获得国家级奖项13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12项),发表科研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科研成果取得质的飞跃。此外,他推行“老带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百余名学生获国家奖项。指导团队将机器人技术与《龍》《秦始皇》等文化IP结合,创作的历史人物机器人节目在湖北省国际中文日等多个省级活动中进行展演,展示了华师学子的风采。

机器人协会以科技为画笔,文化为底色,在创新育人的长卷上挥毫泼墨。“十佳社团”与“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的殊荣,既是对过往的加冕,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协会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与实践育人,引领更多华师学子在人工智能前沿扎实笃行,用专业本领书写属于青年的科创答卷!